所以进口申报时如果是归入39.01-39.14的,根本归不到环保部规定中的废塑料39.15的号,是不用“P”证的,也就是说存在将同一种废塑料制品破碎成不规则块状,并清洗干净后,伪报成39.01-39.14逃掉P证的! 漏洞二: 海关税则注释中对城市垃圾还有一个解释:已从垃圾中分拣出来的单独的材料或物品(例如,废的塑料、橡胶、木材、纸张、纺织品、玻璃、金属和电池)不归入本品目而应归入本目录中的适当品目。分类收集的上述废的材料或物品也应归入其适当品目。所以如果用过的废塑料瓶子如果分拣后,不经过清洗,只打包成块,也是归入39.15的,也就是说,环保部废塑料需经加工并清洗干净这条是可以躲过去的,本来不能批“P”证进口的废塑料,确批了证;为什么呢?因为环保部批证时看不到货的,海关放货时只看到了证,而不知道证是如何批下来的!
这些漏洞如何堵住呢?
请看下一篇帖子:固体废料(二)废塑料--回收与利用,会详细讲述如何鉴别废塑料